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不算吃亏?看着常乐拂袖而去的背影,千金心里不由嗤笑了一声,常乐跟驸马是结发夫妻,跟前没有先头夫人留下的嫡长子,怎会明白其实要紧的不是袭爵与否,而是自家儿子一定要胜过一头!临海若是知道了此事……她冷笑着撇了撇嘴,到底还是快步跟了上去。
庭院里,宣诏使不知何时已悉数离去,下人们忙着收拾院落,灵堂里的香烛越发氤氲,不时传来哭泣与祷祝之声。突然间,后院一阵喧哗,有人狂奔而出:“阿郎!快!快!大长公主,大长公主好像、好像有些不好了!”
整个院子骤然静了下来,片刻之后,各种声音才轰然响起,奔跑声、叫喊声、呼唤声一时此起彼伏,终于在半个时辰后,化成了一阵比一阵响亮的嚎啕。
第八章美人旧恩英雄暮日
乾封二年七月末,驸马裴律师与临海大长公主一日之内双双辞世,两位公子哀毁逾恒。天子感其纯孝,嘉其门风,一日四旨,特准次子裴承禄袭封河东郡公,故相国裴寂更被追封为郕国公,由嫡长孙裴承先恩袭国公之位。消息传开,头一日还只有亲眷族人上门吊唁的河东公府顿时门庭若市。而此后数年,这段公主抱病十年,驸马不离不弃,两人同日含笑仙去的故事,在长安街头也广为流传,每每被提及时,当真是言者伤心闻着流泪……世上所谓佳话,大抵无非如此。
只是作为这段佳话的一个小小注脚,琉璃的日子却骤然不好过起来。几乎一夜之间,长安的衣冠人家都听说了这样一段“内情”:河东公去世时,库狄夫人恰好在皇后跟前,圣人这才连颁数道制书……这一日,裴府同样是迎来送往,热闹非凡,琉璃也不知说了多少遍:事情并非如此!可换来的不是意味深长的轻笑,便是一个砸得她眼冒金星的总是:那事情又是如何?
佛曰:不可说!
琉璃发现自己除了闭嘴,已是别无选择。而她唯一能说的那人,已是两日不曾归家。期间虽也打发长随来回传递过几次消息,可琉璃心知,真正的要紧话不是能过这些人转达的。她也只能一面懊恼自己无敌,竟不知晓他这司文少卿还要监护京师高官大员的丧礼;一面忐忑——这桩变故不会给适逢其会的他添什么麻烦吧?
第三日转眼便到,八月初二,正是临海大长公主夫妇大殓之期,同城的亲族再不上门吊唁便是极大的失礼。琉璃头一日已打发人送了帖子过去,裴行俭虽传话说“不必着急,当无大碍”。她依旧大早便醒了,刚刚梳洗完毕,有婢女回报,崔十三娘遣人来问,夫人今日是否去河东公府?
琉璃忙把来人叫进了屋:“多谢你家夫人惦记,我约莫过了辰时再走,不知你家夫人有何打算?”按规矩,今日早间河东公府在移尸人棺,行大殓之礼后,所有子弟亲族会一道在灵柩哀哭叩拜,再依次换上正经的孝服,是谓“成服”,正是丧礼中最要紧的一环。裴行俭让自己“不必着急”,自然是让她避开这段时辰。
那小婢女恭恭敬敬了回道:“我家娘子说,今日夫人若去,不如结伴而行,什么时辰都不打紧。”
崔十三娘这是……琉璃笑着点头:“那便巳正吧。”
待得日上三竿,琉璃按时出门,崔十三娘的马车早已等在门外,两人寒暄一番,同车而行。果然马车刚刚起步,十三娘便长跪而起,郑重地欠身行了一礼:“多谢阿嫂仗义执言。”
琉璃忙正色还礼:“十三娘莫听传言,此事当真与我无干。”
崔十三娘抬头笑道:“阿嫂说笑了!旁人是以讹传讹,子隆难道也能无中生有?前日的情形他是亲眼所见,圣人决心已定,若不是皇后和阿嫂,静娘姊姊他们只怕早已被打落尘埃。阿嫂心地宽宏,自是施恩不求回报,但如此大恩,若是连声谢都不肯受,却教姊妹们如何安心?”
琉璃叹了口气:“十三娘言重了!按说禁中之事,原是不可外传。只是裴舍人既是亲眼见到了当时的情形,想必也知晓,此事绝不是臣子们能轻易置喙的。说出来不怕十三娘笑话,我纵然有心相帮,也绝无胆量冒死谏,更没本事回转圣心,此事另有因由,当真与我无干。崔夫人若要感激,也应去叩谢皇后殿下!”
崔十三娘眼大眼睛看着琉璃,好一会儿慢慢笑了起来,眸子灿若星辰:“阿嫂如此心性,真真让人佩服,待会儿我定会向静娘姊姊转达阿嫂的意思!”
琉璃不由松了口气:“多谢十三娘。”她现在算是明白武后所谓的“好处”是指什么了,可是在不知就里的围观群众面前默认个以德报怨也就罢了,让她在裴如琢夫妇面前以恩人自居,抢武后的功劳,她还真是……十三娘眨了眨眼睛:“阿嫂是要羞煞十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