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此为防盗章, 购买比例不足的小可爱们可以等48小时后来看~ 手机里“啪啪”按键声一顿响, 乔茵对着就站在她三步之内的男人看了几秒, 然后无比机智又心虚地捂紧了听筒。
“我等会儿再给你打回去……” 话还没说完, 小谢那边没了杂音。 乔茵听见她说:“他昨天开的是宾利吧?” 旁边那人视线还落在她身上, 轻飘飘得有些漫不经心, 像是在等她把这通电话给讲完。 乔茵头一偏撇开视线, 顿时忘了自己应该挂断电话及时止损,也轻飘飘应了一声。 小谢:“我刚才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二手价位二百万算的话,八百块一晚,他要工作2500个晚上呢……” 乔茵:“……” “乔乔,你算算这得多少年啊!” ……算个屁算。 乔茵觉得从一开始接这通电话就是个错误, 她得及时悬崖勒马,开口打断小谢那边敲计算器的声音, “晚点儿说。” 下一秒,电话被她挂断。 周遭终于安静下来。 初春没有鸟叫也没有蝉鸣, 就只有院子里戳着的一排景观灯亮着,安静得有些诡异。 乔茵咽了咽口水, 再转过头的时候, 闭口不提刚才“八百块”的事,她嘴角一弯,整张脸干净明媚:“韩……” “小纪——” 不远处突然有男声横插进来, 乔茵的招呼还没打完, 后两个字又被这么原封不动地堵了回来。 魏延已经大步过来, 像是走近了才注意到站在了男人影子里的乔茵,眼神一转“哎”了一声,“小乔,你怎么在外面站着?” 乔茵晃了晃手机:“接电话来着。” 魏延应声,很快又把关注点拉回到那人身上,“对了小乔,这是你纪叔叔……上次给你介绍来着,你还记得吧?” “……” ……纪叔叔? 乔茵心跳没由来地就快了起来。 魏延见她走神,一巴掌拍过来,声势浩大但是动作温柔:“愣着干什么,打招呼啊!” 乔茵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张了张嘴,试了几次才发出声音来:“纪……纪叔叔。” 语速极快的一声,因为羞耻过度声音也不大,细细地像是蜜蜂绕了一圈。 那人眼睛轻眯,喉结轻滚,像是轻“嗯”了一声。 乔茵刚要松一口气,又听他说:“没听见。” - 乔茵打了足足四五次招呼,那男人跟有强迫症一样,声音小了不行,音调高了也不行。 直到原本在客厅里打游戏的宋女士出来迎接客人,乔茵才终于从“纪叔叔”三个字中解脱出来。 于是四人一起回到客厅。 那俩人开始谈男人们的话题,乔茵就坐在沙发上陪宋女士打游戏。 半个小时后,在连续被吊打七八次之后,连同样是菜鸟的宋女士都开始嫌她菜,把她往边上一推:“去去去,工作去。” 乔茵于是被赶到了沙发的一角。 半分钟后,笔记本开了机,她刚要继续写稿子,编辑的消息就弹了出来:【乔乔,你给我的怎么不是徐佳的稿子?】 乔茵抬了抬眼,对面那俩男人在下棋。 一个穿白色衣服一个穿黑色衣服,年龄差不小,但是气场又意外地毫不违和。 乔茵记得魏延刚追宋女士的时候,她才十五岁。 他比宋女士小几岁,都能抱块金砖的年龄差,现在也不过才三十九岁。 旁边那人比他更小,今年二十六岁。 按照宋女士刚才跟她说的,这两人的父辈是多年好友。同是国画大师,年轻的时候还一起下乡采过景,是一起喂过蚊子的交情。 本来老一辈年纪还差不多,结果一个早婚早育,一个晚婚晚育,到了这两个人,年龄差一下子就拉到了十来岁。 乔茵盯着那俩人看了几秒,直到那人不经意抬了下头,她才又快速把视线收回来。 编辑的消息已经发过来一长串:【乔乔,主编问你怎么回事。】 【没拍到还是别的原因?】 【徐佳那边还没有媒体爆过料,她又立了几年的专情人设,这种人劈腿的一手新闻最值钱了。】 【乔乔?】 乔茵回了三个字:【没拍到。】 回完之后,乔茵合上电脑,又往宋女士那边凑了过去,小声问:“妈,纪……叔叔叫什么啊?” “你不知道他?”宋女士难得把心思从游戏上分给了她几分,“不应该啊……他不是跟你一个行业的吗?” 乔茵:“……” 干他们这行的人多了去了。 “前两年在《华尔街日报》工作来着,”宋女士又低下头,“好像挺厉害的。” 这个提示管用。 能在《华尔街日报》任职的华人本来就不多,对方又姓纪,乔茵只用了两秒钟,就知道了他的名字。 宋女士话匣子一拉,话滔滔不绝地往外蹦:“前段时间我跟你魏叔在机场见到他的时候,还跟他提你来着。” “提我什么?” “都是做新闻的嘛……我跟他说如果碰上了,让他照顾照顾你。” 乔茵:“……” 怪不得他不仅知道她叫乔茵,还知道她是记者。 话刚说完,宋女士“啊”一声——又死了。 她干脆不玩了,丢开手机笑眯眯地捏了捏乔茵的脸:“你知道小纪跟你魏叔关系还不错,前几年没联系是因为人家在国外……照顾照顾你也没什么见外的,再说了,他比你厉害一点儿……” “厉害一点儿?”乔茵皱眉。 “好吧好吧,厉害太多了。” 乔茵没说话,抿了下唇,她还皱着眉,秀气的眉毛底下一双眼睛莹莹亮。 可不是厉害太多了么。 乔茵从上大学就开始剪报纸上的精品报道,“纪寒声”这个名字,在她的剪辑本上出现了不下五次。 他们干纸媒的,名字和长相对不上很正常。 再知名的媒体人,如果不是同事的话,可能根本不知道本尊长什么样。 就比如,乔茵之前一直以为,纪寒声是个不下四十岁的、光名字好听的、和她们主编一样油腻腻的地中海。 到了今天,乔茵完全把以前的观念推翻。 两人隔了四五米,乔茵趁着男人没注意到她的视线,仔仔细细把他从头到脚都打量了一遍。 眉目干净,细致又温柔。 宋女士凑过来:“长得还挺好看的是吧?” 乔茵无意识点头。 “对了宝贝,你以后别‘纪叔叔’的叫了,把人家叫的跟四十岁一样。” 乔茵:“……” - 纪寒声今晚是过来送画的。 纪老闷着头画了一个多月,前几天跑去长白山散心采景了,画就只能让自家儿子先送过来,然后再由魏延转交给魏老。 四个人转了一个圈,年纪小的两个成了纽带。 晚饭纪寒声是在家里吃的。 乔茵一顿饭吃得战战兢兢,全程连头都不抬一下,宋女士给她夹什么她就吃什么。 宋女士可满意了,一股脑给她宝贝女儿夹了一碗她平常不怎么吃的猪蹄。 乔茵啃的费劲,更费劲的是,饭桌上其他几个人聊着聊着,话题转移到了她身上。 宋女士又夹过来一块猪蹄:“宝贝什么时候转正啊?” “明天……” 乔茵顿了一下,“就不干了。” 宋女士立刻心疼起来:“是不是太累了?” “没有,打算换个报社。” 她这人一向有主见,想做什么基本不跟家里人商量,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先斩后奏。 前几天就已经给其他报社投了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