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79.第079章 宫宴前,议和后
- 下一章:81.第081章 父子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他还在那种大人说什么基本就是什么的年纪,也没感觉出他娘的态度太敷衍,只一心沉浸在“我怎么冒出了这么个厉害的点子”的得意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仔仔细细把今天在顾觉非那边学了什么,遇到了什么趣事,一一地说了出来。 说到一半的时候,薛明璃和薛明琅也来了,坐在一起听。 两个小姑娘都听了个一脸的艳羡,陆锦惜便注意到了。 晚间她留了三个孩子用过饭,又陪他们说了会儿话,结果到底还是看他们无聊,又讲了个故事。 只是这一次讲的,不是先前允诺薛迟的白纸扇蔡先生神机妙算的故事,而是换了方少行。 方少行跟在薛廷之身边的时间最短,年纪也最轻,但功劳和本事却是最显眼的一个。 讲他的故事,陆锦惜不会杜撰很多,也一样精彩。 薛迟虽然对不讲蔡修的故事十分不满,但被他娘那一双漂亮的眼睛一瞪,便没了脾气,老老实实坐那边跟两个姐姐一道听完了。 这时候,陆锦惜才让人把他们都送了回去。 白鹭收拾茶盏的时候,就不很明白:“您先前答应了哥儿要讲蔡先生的故事,奴婢也觉得蔡先生的故事更精彩,今天怎么就不讲了,还换了那个您不大喜欢的方大人?” 这事儿陆锦惜没法儿解释。 她总不能跟人说,我这是怕自己编过头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吧? 所以只垂着眸一笑,若无其事地扯了一句瞎话:“也没什么,就是觉得,方少行这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吧。一碗水要端平,总不能老不讲他不是?” “哦……” 白鹭想事情从来不深,陆锦惜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没察觉出这一句话有什么异常来。 一旁的青雀,却是想起今天在街上,方少行懒得再听薛迟讲故事,直接离开的事情。 再一琢磨陆锦惜今天讲的故事,一下就有点莫名的感觉。 但这不是她应该管的事情,所以便闭了嘴没说话。 倒是陆锦惜自己,说完了之后,又不禁想起薛迟先前提到的“蔡先生”来。 蔡先生,蔡修。 她早先就听过了这人的名字,知道他是薛况的心腹,三军的智囊。这阵子看卷宗记载,偶尔也会提蔡修一笔,只是很少,也从不往深了表功。 但陆锦惜的眼睛,又是何等毒辣? 她硬是从那寥寥无几的几行字里,窥见了蔡修的谋略与才智。 好几场关键的战役中,都会提到他与大将军薛况一道定计,或者薛况陷入什么困境危难之后,便会由他暂时调遣三军,展开营救。 可以说,薛况能有好几次的死里逃生,多亏了他。 一个是有勇有谋的大将军,本来就已经强如战神。 结果上天还异常眷顾,在他身边放了蔡修这么个睿智的军师,就是一时没考虑周到,有什么遗漏,也都有人提醒周全。 如此,怎么能不百战百胜? 只是…… 陆锦惜其实一直有一点不很想得通:似刘进等人这般的,在当年和战后,都加官进爵。蔡修的功劳这样大,怎么就没个一官半职? 甚至,若非她对着奏报一个字一个字地抠,都不会觉得这是个厉害人。 跟在薛况身边多年,出谋划策,忍受着边关的苦寒,却不求名不求利,为的到底是什么? 总不能是一腔热血,一身忠肝义胆吧? 蔡修,是军师。 可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谋士。 陆锦惜莫名想起她先前对“谋士”这二字做出过的判断,眸光流转间,暗自思忖:这人,又算是哪一种呢? 而且战后他没回京城,愣是在边关待了六年。 如今议和的消息传遍了举国上下,匈奴的使臣也已经入了关,过不多久就要入宫朝见。 眼看事将成,蔡修却回来了。 怎么想,怎么觉得似乎不是单纯回京城那么简单。 陆锦惜琢磨着,目光重新落在了那一本账册上,于是想起白天宫里来的那一道旨意来,头又大了几分。 入宫,就代表着麻烦。 礼仪,服制,还有需要了解的人际关系…… 件件处理起来都不简单。 “罢了,今日先睡下,剩下的明日再起来忙活。” 总归不是一个晚上就能想明白处理完的事情,陆锦惜干脆把账本合起来,扔到了一边去,洗漱沐浴后,便直接上床睡了。 第二天起来,朝廷要在二月十五与匈奴举行议和之礼的消息,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加上前两天顾觉非才在阅微馆开试以“论议和”为题,已经引发了好一阵的热议,如今就更是人人谈论了 。 只是相比起百姓们愤怒或者高兴这种单纯的情绪,朝野上下许多大臣及其家眷,就复杂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