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处分(2)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自己在万年县令任上上衙次数奏章中并不曾写明,只听玄宗此时竟一口说出十七这么精确的数字来,唐离已知此事大不简单,除了这本奏章之外,必然还有其他人在给自己上药。

玄宗年老倦政,平日里许多政事都是放给政事堂,且治政也崇尚道家黄老之学,以宽简无为为上,然则越是如此,一旦他真个动起怒来,越不可与之争辩,否则真可谓祸不在旋踵之间,唐离上次被廷杖就是显例。且人越老也越发固执,身为抚有天下的玄宗就更是如此。

耳听玄宗句句责问,辩无可辩的唐离只是俯首道:“臣对陛下,对我大唐一片赤诚忠心天日可表,望陛下明鉴!”

“但令家国重,岂令此身轻!”心中这两句诗一闪而过,玄宗又瞥过肩头的披风,在衣衫飘动中沉吟良久后道:“若非怜你才华,顾念着这份忠心,你今日也不会在这里,下去吧,朝廷随后自有旨意。”小窗醉墨手打,文心阁。

言说至此,玄宗已缓缓踱步到了亭前,将要抬腿而下时,才又淡淡补充了一句道:”你自入仕以来,每次任职必是朕亲口许之,你才华尽有,只是日常行事时也该想想朕授你这些职司的用意所在。近日无需进宫了,在家好生读读书,教导好睿儿就好。“这番话说完,玄宗不再多说,也不曾招呼唐离随行,顾自下阶先去了,而在他肩上,依然覆着唐离的那袭披肩。

直到玄宗的身影远去不见,独自站在亭中的唐离脑中依旧多是茫然,刚才经历的一切实在来的太快,从玄宗的发难到最后没有说明的处分,这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如此诡异而不合常理。

依着亭子的栏杆站了许久,直到带着寒意的湖风吹得他心头宁静之后,唐离才迈步向宫城外走去,他的步子极缓,此时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分析玄宗此举的用意上。

按说,他自入仕以来几乎是一直都不曾远离宫城,平日的许多作为玄宗早已知道,譬如他入仕之初懒于政事,这在当初陪宴中玄宗说的可不是怠慢政事,反调笑着说他有魏晋名士气,又譬如在晋阳挑起佛儒相争,此事发生已久,当日他回京时玄宗并不曾理会,如今时隔数月之后,却在此时突然提出,这不能不说是反常。再则,今天玄宗虽然对他用语严厉,然则似王缙牧马监之事却一字不见提起,若要说打压军镇,这实在是最为有利的证据,而这一条也是在那本奏章中用墨最多的部分,玄宗刻意避过此事不提,就使原本反常的事情显得有些诡异了。

乱糟糟的想了许多也没个头绪,唐离索性放弃这些胡思乱想,只细细回忆咀嚼玄宗说过的每一个字儿。

理清自己入仕以来担任的官职,从太乐丞到观风使职,随后是现在的鸿胪少卿,自己所担任的职事共有的特点都是品级不低,但实权甚少而游离于真正的政治中心边缘,诚所谓时人口中的”清贵官“,捋清楚了这些,唐离心中蓦然灵光一闪道:”莫非玄宗现在并不想让我介入政事太近?“

由此,唐离想到了玄宗指责自己时的最后两句,”你与杨国忠过往甚密,尔等种种作为竟使边镇将帅不安于位,这些,朕可曾都冤屈了你?“联合以上的想法再将这两句话反复揣摩了许久,唐离感觉自己心中的迷雾已渐渐破开。

平衡,安抚,这依然是玄宗今日突兀之举的目的所在,虽然刚才那份奏章的联署名字虽已被玄宗抹红,但唐离现在几可肯定这折子必然跟范阳脱不开关系,而且不出意料之外的是,类似弹劾杨国忠的折子必定也少不了。

安禄山终究还是出手了!而且既然是联署,想必这厮上这本折子的时候必定还联合有其他边镇将帅,设若自己与杨国忠同遭弹劾,以如今朝中的杨国忠处分过重,但这些边镇将帅却又不能不安抚,如此情势之下,自己就成了玄宗手中用于安抚边镇最好的棋子。

看玄宗最后要自己好生读读书的话音儿,只怕这次的处分轻不了,赋闲一段时间已是肯定无疑,想到这里,唐离不免喃喃自语道:”好歹能歇几个月了!“自嘲一笑之中,他缓缓迈步出宫城承天门而去……

自承天门出了宫城,唐离也没再多耽搁,直接回府而去,毕竟他现在多少有点待罪之身的意思,在这个时间依然往来兵部就显得有些过于敏感了。

没去兵部,也没去现在依旧吵吵嚷嚷的鸿胪寺,唐离缓步出了皇城后就直接上了轩车吩咐回府。

坐在微微摇晃着的马车上,唐离犹自感慨着自己的大意,安禄山就是安禄山,即便现在准备着作反,他也是个蛰伏着的毒蛇,看似没什么动静儿,但一旦张了口就是毒性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