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推广
- 下一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逃户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唐卿好大的胆子,朕看你分明是持宠生娇……“转述陛下口诏时那太监一脸的严肃,想是这职差办的久了,他连玄宗的口气也模仿的惟妙惟肖。[燃^文^书库][www].[774][buy].[com]以这样的话语开头,后边那儿还能有好的听?字字句句都是斥责,显然玄宗对唐离在河东挑起儒道相争极为不满,是以口诏中的斥责的语气就显得分外严厉,这样的斥责持续了近一盏茶的功夫后,话题一转才诏令唐离不得在河东继续停留,沿途总更不能再插手教门之事,如有违反将予以重惩云云。
虽然接口诏时室中并无多余的闲杂人等,但这样一道切责诏书依旧让唐离灰头土脸,唯一堪做安慰的是玄宗的语气虽重,但毕竟没有削了他的使职。
领旨谢恩之后,刚才还是满脸严肃的传旨太监随即满脸堆笑的上前向唐离见礼,口中说道:”所谓雷霆雨露都是君恩,陛下对大人责之愈严,欲显出其宠爱之切。“
”多谢黄公公。“刚挨了一顿训斥,任谁都不会有好心情,是以唐离这句话就说得分外勉强。
见唐离坐定了身子,连黄太监也不等观风使杀人传唤下人前来侍候,先自起身从茶瓯中斟了茶水递给唐离后,才又自取了一盏,手捧着低声笑道:”唐大人有所不知,往日里这样的切责口诏按常例都是经由三省调拨御史台言官们传旨,像这样由奴才们出宫的并不多,虽然陛下的话说的严厉些,但没让御史台插手此事实已说明了陛下对唐大人的爱宠。“
对于黄大人点明的这个关节,唐离略一思忖就明白。这样的切责口诏若是经由御史台。就是走了官面程序,也就是陛下无心再保全该名官员,而负责纠察百官的御史台随即跟上,该官员颜面难保是小,接踵而来的必然是严厉的查办。而如今玄宗仅遣黄门太监前来。虽然话说的重,却还是意在保存其体面,也并不愿御史台插手此事,要说这份切责中包含宠爱倒也并不为过。
此事他早有心理准备,此时再想明白了这些,唐离感觉好过了许多。向黄太监道谢之后随即吩咐下人即刻往晋阳别情楼中准备雅阁,宴请这位传诏太监。
”多谢大人了。“黄太监对于唐离的安排也并不推辞,目睹那下人出房而去,他先谢过之后,才又低声道:”除了陛下的口诏,贵妃娘娘也有话要传,唐大人且用心听着。“
止住了正欲准备拜倒身子的唐离,站起身来的黄太监又恢复了刚才一本正经的表情,”贵妃娘娘口谕:唐卿你还真是不让人省心,刚到河东就闹出这般大事来。事涉三教,关系重大,岂是你能随便参与其中的。今天挨了一顿训斥也该张张记性了!眼见冬日将近,北方地面上滴水成冰,有什么好留恋的?赶紧办好差事回京才是正经。卿家就是不挂念家里,也该多想想那些京里苦盼着你的女人。别像个撒了野性的孩子,出了门就不知道回来!本宫那副可是还没个着落,卿家也要多想着些。恩,就这样吧。早些回京才是正经。“
似这等替陛下及贵妃娘娘传递口诏,不同于正式行文的诏书,没有经过待诏翰林及女官的修饰润色,自然全是口语,而对于这些传诏太监来说,他们必须保证这些话一字不差的传递到位,所以这黄太监在替杨妃传话时,甚至连无意间的口语都完整的复述了下来。
这是唐离第一次接到口诏,依他素来的见识,天家的诏书必定是堂皇雅致,哪儿曾想到所谓的口诏是如此的随意,玄宗刚才的传话也就罢了。尤其是贵妃娘娘的这番话,怎么听着都有一些暧昧的感觉。偏这传话太监还说得如此正经,让人听来感觉分外别扭。
”来呀,呈上来。“传话完毕,随着黄太监一声招呼,堂外又走进一个小黄门,手中捧着的锦盒中呈放着一领火狐皮制成的大氅。
见大氅送到,那黄太监才向唐离一拱手道:”这是贵妃娘娘赏赐大人的红云大氅,娘娘有吩咐,北地严寒,唐大人自幼生于南地,还要注意身子骨才好。“言之此处,亲手将大氅递给唐离后,这太监才又一叹续道:”能得贵妃娘娘如此宠爱,这固然是唐大人勤劳王事,福缘深厚。但于贵妃娘娘而言,实在是大有母仪天下之风。不说大人这样的朝廷栋梁,便是老奴这等宫中侍候的下人,因沾着同出于剑南的情分,平日里也没少受娘娘照应。哎!娘娘如此种种,实在是当的上一个贤字。“
”噢,黄公公是剑南道人氏?“不知如何,唐离听到这句话时心中感觉莫名的一松。
”正是。“那黄太监搓着手笑了笑道:”不瞒唐大人,老奴旧日的贱居距离娘娘剑南旧居不过三十里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