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磨刀(2)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现在,只剩下数千人还能继续做苦役,其余的,不是死了,就是残废后失去劳动力而被处理了。

在这一点上,平野伯府可谓是极其冷酷。

当然,这也是他们罪有应得,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当初他们打入雪海关烧杀抢掠那么痛快,痛快后,就得赎罪了。

郑伯爷一直没有从那批野人奴工中收编部队,因为没这个必要。

首先,雪海关一直走精兵路线,这是传统,得继续保持。

其次,雪海关虽然吸纳了很多蛮族人,但底层的百姓,依旧是晋人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些百姓大多是受到过野人荼毒的,对这批野人奴工的惩戒,可以收揽他们的人心。

竖立一个野人这个共同仇恨的靶子,有这个外部矛盾在,那么燕晋两地百姓以及平野伯身为燕人的这一层身份所可能带来的矛盾就能被尽可能地模糊掉了。

野人王想了想,道:

“还真是这个意思,但我还想过好日子,你知道么,我现在不怕平野伯,因为平野伯和我是一样的人,能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一切;

但你不同,我不确定,你是否愿意看见我过上好日子。”

剑圣没打算回答这个问题。

他不反感郑凡将野人王拉出来一起入京,因为他可以看出来,郑凡对这次入京受赏之事,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野人王也没再追问下去,而是拍了拍手,

道:

“这里是明池是吧,曾是司徒家驱逐我圣族大捷后立碑之地。”

晋地很多地名古迹,其实都和当年晋人驱逐野人有关。

昔日,司徒家某位家主率军于此击溃野人一部,将战线推过望江,进一步压缩了野人在晋地的战略转圜空间,同时也为最终彻底驱逐野人出晋地奠定了基调。

那位司徒家家主曾命雕工在此立碑,纪念这场大战。

岁月流逝,太多事物都雨打风吹去,明池的美景已经淹没掉了这里曾是古战场的事实,成为了晋人游玩之处,花草圣地。

早年间,湖面上曾遍布花坊,不仅仅是以皮肉生意为生的红帐子,还有很多自发和主动特意来这里天为被地为床的良家子和良家女。

搁在另一个世界,就是一个以主打“艳遇”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但眼下,

花坊不见,

附近甚至连人烟都不见多少。

昔日的鲜花浪漫,只剩鲜花不得浪漫了。

“碑文呢?”剑圣开口问道。

“当初我叫人挖出来,砸了。”野人王说道。

剑圣点点头。

野人王也叹了口气,眼里,露出了一抹追思。

良久,

剑圣开口道:“糟蹋东西。”

“呵呵。”野人王笑了笑。

其实,他很想说,八百年前,三晋之地曾遍布野人圣族的神庙、碑刻、壁画,但现在呢,还能看见么?

但他懒得争辩,因为他清楚,诸夏人一直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情节,自己的东西,是东西,自己的乐章,是天籁,自己的宗祠,是神圣,而其他族群,无论野人还是蛮族亦或者是山越,都不值一提,甚至多看一眼都会觉得脏眼睛。

这时,

张远山走到郑伯爷身边,缓缓地跪坐下来,道:

“伯爷,这里真的是好山好水好风光。”

郑伯爷没做声。

张远山却没有已经当了苍蝇的自觉,反而继续道:“伯爷,你说,要是想彻底平定晋地这一块,还需要多少兵力?”

郑伯爷睁开眼,看了一眼张远山,笑了笑。

张远山也笑了笑。

然后,

郑伯爷又闭上了眼。

“……”张远山。

“伯爷是觉得,和下臣讲这些,很无趣?”

郑伯爷点点头。

张远上抿了抿嘴唇,道:“但下臣还是有一问,望伯爷可以为下臣解惑,这,也是六殿下所思虑之事。

那就是,郑伯爷觉得,下一步我大燕,是先取楚还是先取乾?”

其实,

郑凡对张远山的态度变得这般生冷,也是因为在队伍出发后,自己终于收到了小六子来的信。

小六子的信使先是和郑伯爷这边错开去了雪海关,然后再由雪海关派出三名骑士快马加鞭追上了队伍将信交给了郑伯爷。

信中,小六子先是得意了一把自己生了儿子。

然后说了说最近他的一些事,包括最近的心情琐碎,嗯,还写了两首诗。

其实,郑伯爷和小六子更像是一对笔友。

闲话在上头,下面才是正儿八经的话。

在信的尾端,小六子着重提了三件事。

一件是永平三年上半年对雪海关的钱粮输入筹划。

一件是其父皇宣郑伯爷进京他的一些看法,看法很含蓄。

而这含蓄,则意味着一种“暗示”,因为这本该是很风光的一件事,你为何要含蓄?

第三件,则是说冯观是宫内近期得宠的年轻太监,功利心很重。然后对张远山的形容是:

孤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我的人?

聪明人说话,会很简单;

聪明人写信,也很简单。

一句“孤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我的人”,其实就已经包容了很多内容了。

小六子都看不透他,郑伯爷就懒得去看他了。

只不过,

面对张远山的这个问题,

郑伯爷直接开口回答道:

“先取楚。”

二人聊这个话题时,一点都不顾忌在身侧坐着的大楚公主。

“为何?”张远山作洗耳恭听状。

郑伯爷瞥了张远山一眼,

理所当然道:

“因为打乾国没我什么事儿啊。”

“……”张远山。

瞎子在这时走了过来,

对张远山道:

“张兄,此美景湖色,可有诗意?”

很显然,是瞎子过来帮郑伯爷接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张远山很想脱口来一句,

这里的景色和你这位盲者有什么关系?

但还是忍住了,只能陪着瞎子吟诗作赋。

待得这里重新安静下来后,

公主小声道:

“我不喜欢那个人。”

“我也不喜欢。”

“嗯。”公主点点头,似乎对自己和丈夫有共同讨厌的人,感到很开心。

随即,

公主试探性地问道:

“相公,可不可以在路上,给他……”

郑伯爷看着公主,笑着道:“怎么胆子这么大,他好歹是钦差。”

公主看着家里皇袍都几套款式的郑伯爷,

咬了咬嘴唇。

郑伯爷见状,觉得挺可爱的,伸手摸了摸公主下颚,

道:

“对不喜欢的人,没必要都解决掉的,你也不可能都解决掉,当作不存在当作一只苍蝇就行了。”

……

在明池的休息,算是队伍的一次小安逸,之后两日,队伍都是快速行进,没做什么耽搁。

在郑凡的指示下,队伍稍微向北,避开了玉盘城,从上游过的望江。

到底是自己的女人了,平时需要她出来帮自己撑场子那是“生活所迫”,但也没必要刻意地让她去触景伤情。

“玉盘城”这个地方,应该是现在绝大部分楚人的伤心地。

过了望江后,队伍没做休息,在深夜,入了颖都。

颖都是一座大城,且是整个原成国范围内,最大的中心城市。

因靖南侯率军进驻了奉新城,所以它不算是军事中心,但其他中心,它是一个都没落下。

但无论是冯观的钦差身份,还是郑伯爷的身份,深夜喊开个城门,问题都不大。

就这样,

队伍进入了颖都城,下榻了城内的驿站。

由于队伍行进很快,所以未曾提前派出信使入城通知,外加是深夜入城,所以哪怕惊动了颖都内的很多权贵,却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去选择星夜拜访。

所以,

驿站内,

显得很安静。

而在驿站的院子内,

刚刚布置好内外警戒的高毅看见了向自己走来的瞎子。

“北先生,有何事?”

瞎子束手去身前,

道:

“传伯爷令!”

高毅和其身边两个副将当即跪下,

“末将在!”

“末将在!”

瞎子舒了口气,

缓缓道:

“磨刀。”